Loading Player...

引言
1. 用一百句学习新约历史的优势:脉络清晰、深入浅出、循序渐进、容易记忆、有利传承。
2. 鸣谢及参考:本课程是参照“无愧工人”培训机构“新约一百步”改编而成。他们公开版权,欢迎所有弟兄姊妹使用,愿神赐福他们。
3. 配套资源:已制作“新约一百步”朗诵版及歌唱版,欢迎到《真道分解》所属的网站下载。

第1句:加利利海,耶稣呼召门徒
1. 相关经文:太4:18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,看见弟兄二人,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,在海里撒网;他们本是打鱼的。
2. 简介:“以色列北部,外邦之地”(旧约一百句口诀)。加利利湖位于以色列北部,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。旧约称“基尼烈湖”(民34:11)。基尼烈就是竖琴的意思。到了新约,路加称它“革尼撒勒湖”(路5:1);约翰叫它“提比哩亚海”(约6:1,21:1)。湖的形状像梨,又像竖琴。加利利湖水质清甜,盛产鱼类。水面一般情况下平静无波,因被群山环绕,山高超过六百米。当寒冷强烈的北风从山上吹下来,在盆谷状的湖面上和热空气相遇,就很容易形成高速强烈的风暴,把渔夫困在湖里。路8:22-25就谈到耶稣和门徒在船上的时候,加利利海(湖)就突然起了风暴,结果耶稣平静了风浪。
新约时代,湖边有好些我们较熟悉城市,例如抹大拉、提比哩亚、迦伯农、哥拉汛、伯赛大等。耶稣时代,因为居要冲,交通便利,所以是迦南最繁荣的地区之一。
3. 事件:在这里,耶稣呼召门徒西门彼得和他兄弟安得烈(太4:18);复活主耶稣向七个失意的门徒显现,为他们烤鱼,三问彼得“你爱我吗?”(约21:1-19)。登山宝训(太5-7章;路6:17-49)、喂饱五千人(约6:1-15)的神迹,也都在加利利海附近的平原发生。

第2句:约旦河,约翰为耶稣施洗
1. 相关经文:可1:4-5照这话约翰来了,在旷野施洗,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。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,承认他们的罪,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。
2. 简介:约但河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河。从黑门山发源,流经加利利海,最终注入死海。河道曲折蜿蜒,直线距离远短于实际河长。
3. 事件:旧约记在这条河和四周,发生过很多大事:以色列人过约但河,进入应许地(书3-4章);亚兰元帅乃缦在这河里沐浴七次,大麻风得洁净(王下5:1-12);以利亚越过约但河,乘旋风上天。这三件事里最大莫如第一件,所以旧约一百句我们记约旦河,口诀就是“贯穿以色利,约书亚如行赶地”。可在新约,在约旦河发生最重要的事,就是施洗约翰为人施洗(太3:1-7),以及太3:13-17记载,耶稣来到这里要施洗约翰为祂施洗,以尽诸般的义。

第3句:死海,靠近旷野
1. 简介: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(湖面海拔约430米),为约旦河终点的内流咸水湖。湖水唯一出口为蒸发,盐度极高(约30%,海水约3.5%),浮力强大,鱼类无法生存,故得名“死海”。旧约中的名称有“盐海”(创14:3,因高盐度得名)、“亚拉巴海”(申3:17,指其位于约旦裂谷/亚拉巴的位置)、“东海”(珥2:20;亚14:8,相对地中海/西海而言)。传统认为所多玛、蛾摩拉位于其东南岸,但具体位置尚无考古定论。
2. 事件:新约未直接提“死海”,但多次记载“旷野”(如耶稣受试探)。另就是“死海古卷”的发现。1947年,在死海西北旷野的洞穴中发现了死海古卷(写成时间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)。当中包含除以斯帖记外现存最古老的旧约各卷希伯来文抄本。又有圣经注释、宗教规章、末世论著作如《战争卷轴》、伪经如《以诺一书》。“死海古卷”书写材料以羊皮纸为主,小量莎草纸,另有一独特铜卷轴。写作的语言主要为希伯来文和亚兰文。死海古卷对新约研究的意义有三:
2.1. 印证旧约文本准确性:未发现死海古卷前,最古老的希伯来圣经抄本是马所拉抄本(公元10世纪)。死海古卷比马所拉文本早约一千年,但内容高度一致,证实经文经长期传抄,仍然非常可靠。
2.2. 揭示新约犹太思想背景:古卷展现了耶稣时代犹太教的末世观和弥赛亚期待。例如“光明与黑暗”的象征(如《社区规则》),有助于理解新约(如约翰福音的二元论)的犹太根源。
2.3. 解释新约引用旧约的差异:古卷显示旧约早期存在文本多样性。例如古卷补充了撒上11章的细节,或包含耶稣引用的赛61章的“使死人复活”一句(这句不见于马所拉抄本),解释了新约引文与马所拉抄本的差异。所以,死海古卷不仅验证了圣经文本的稳定性,更深刻揭示了新约诞生的犹太思想土壤。

第4句:地中海,保罗渡海到罗马
1. 相关经文:林后11:25被棍打了三次;被石头打了一次;遇着船坏三次,一昼一夜在深海里。
2. 简介:旧约称地中海为大海。(民34:6以色列的西边要以大海为界。书1:4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以色列的境界。)地中海这个大海,沿岸有欧洲、北非、小亚细亚、巴勒斯坦等地。地中海是沿岸各城通商的最佳路线,在耶稣的时代,地中海沿岸土地都已纳入罗马帝国版图,陆上和海上交通路线都很发达。
3. 事件:“以色列以西,鱼吞约拿”。神命北国先知约拿去位于以色列之东北的尼尼微宣告审判的信息,但约拿明知神最后会有恩慈,会赦免尼尼微人,所以到地中海边去坐船,想逃到以色列以西的他施,后来船在地中海遇到大风暴和大鱼。约拿死也不要去宣教,而保罗却因传扬基督,在耶路撒冷被捕。为上诉,他被押到罗马,中途就经过地中海,所以我们说“地中海,保罗渡海到罗马”。林后11:25保罗讲的“深海”,就是地中海。他为传扬福音,愿意受在深海里的苦和其他的苦。保罗渡海到罗马之后,主也给他机会接待人,放胆传道。
4. 灵训:今天,我们传福音、跟随主、实行圣经教导,准备好去面对大风浪,为主受苦吗?

第5句:加利利,多种族聚居
1. 相关经文:约7:41、50-52记着耶稣时代人们对耶稣的身分议论纷纷:“有的说:这是基督。但也有的说: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么?……内中有尼哥底母,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,对他们说:不先听本人的口供,不知道他所做的事,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?他们回答说:你也是出于加利利么?你且去查考,就可知道加利利没出过先知。”这段经文告诉我们,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因为耶稣来自加利利,就断定他不可能是基督。可见在当时人的心里,这加利利就不是好地方。为什么?
2. 事件:士1:30-33写到,自约书亚时代起,加利利地已是异族杂居,因为以色列各族没有听从神的吩咐赶出那里的迦南人。北国人民被掳之后,只有少数以色列人住在加利利。亚述、巴比伦、波斯和希腊入侵的时候,有不少外邦人移居到这里。太26:73记述耶稣时代,犹太人外和外邦人混杂,那里产生了特殊的加利利口音。南方的犹太人看不起加利利的犹太人,认为他们是次等的。赛9:1-2提过加利利这个地名。以赛亚预言,必有大光照耀加利利地的人。这光就是耶稣。耶稣如经上所记,在伯利恒降生。可是,由于他在加利利的拿撒勒长大,令法利赛人以为耶稣在加利利出生。他们以为利利没有出过先知,因而认为他不可能是先知,不可能是基督。但他们搞错了,其实加利利其实也出过先知。那个先知就是讲一句话使整个尼尼微悔改的约拿。
3. 灵训:当时的人看不起加利利,可是神没有。耶稣的十二个门徒里,彼得、安得烈、约翰、雅各、腓力、拿但业、马太都来自加利利。主呼召他们,他们就立刻撇下一切跟从主(太4:19-22,9:9)。实在要作主的门徒,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出身、背景、教育程度、职业,而是我们是否立定心志,义无反顾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。

第6句:撒马利亚,被视不洁之地
1. 简介:撒马利亚城是旧约北国以色列首都。新约时代的撒马利亚主要指北国旧有的领土。亚述把大部分以色列人放逐到外国,又把大量外邦人迁徙到以色列。结果,产生了混合不同种族、不同宗教的撒马利亚人。那些阻止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人,很可能包括撒马利亚人。此后,双方的冲突并没有停止。犹太人拒绝让撒马利亚人参与重建圣殿,撒马利亚人就自己在基利心山上建殿。两约之间,犹太领袖约翰·许尔堪摧毁了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的圣殿。多年后,有撒马利亚人潜入耶路撒冷圣殿,将人骨散布在圣殿四周以玷污它,这是一宗严重的亵渎事件。新约时期,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彼此敌视。犹太人认为撒马利亚人在种族和信仰上都是不洁的,避免与他们来往,甚至不使用他们接触过的器皿或食物。在拉比传统中,这种对撒马利亚人的洁净观念尤为严格。犹太人通常不接纳撒马利亚人参与耶路撒冷圣殿的敬拜,也不视他们为真正的以色列人。“撒马利亚人”一词也常被用作羞辱人的话。
2. 相关经文:约8:48中,犹太人称耶稣为“撒马利亚人”以侮辱耶稣。

第7句:犹太,山地旷野,却地位重要
1. 简介:旧约时期,南国犹大主要由犹大、便雅悯和部分利未人组成。被掳到巴比伦后,归回的人大多来自犹大支派,他们所住之地被称为“犹大地”或“犹太”。此处山峦起伏,西部肥沃,东部乃干旱旷野。犹大地拥有耶路撒冷圣殿,大卫王又是出自犹大支派,这使这里的人产生优越感,常轻视其他地区的人,如加利利人或撒马利亚人。
2. 事件:耶稣受试探的地方,就在旷野;死海古卷在这片旷野中被发现。约7:1记载,耶稣在事奉初期,因犹太领袖图谋杀他,就选择留在加利利。然而,当“时候到了”,他就坚定不移地踏上前往耶路撒冷、走向十架的道路,完成天父的旨意。

思想
本集介绍的七个地点,哪一处最触动你?为什么?